2022-02-15 16:24来源:品阁网
犀牛是地球上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陆地哺乳动物。它也是最具侵略性的。尽管犀牛素有“操场上的恶霸”的美誉,但当它遇到一个巨大的危险时,却很脆弱:那就是人类。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,由于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,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,环保人士现在正试图拯救它们,使其免于灭绝。为了纪念5月1日的拯救犀牛日,以下是关于这位大自然盔甲骑士的15个重要事实。
这个词来源于希腊单词(鼻子)和(角)。所以当你把这个单词缩短为“rhino”时,你实际上就是在说“nose”。
Crash of Rhinos碰巧也是来自英格兰德比的一个emo乐队。
副角兽是3000万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种无角古代犀牛,站立时有16英尺高。当然,现代犀牛要小得多,但科学家们并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进化的。白犀牛可以长到6英尺高,是现存的五种犀牛中体型最大的一种。最小的是苏门答腊犀牛,身高不到5英尺,它是唯一的长毛犀牛,也是已经灭绝的长毛犀牛的近亲。
它们都是灰褐色的。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谣言称,白犀牛最初是被非洲的荷兰殖民者称为(宽的),指的是这种动物的宽嘴,后来被误译为“白色”。然而,犀牛专家基斯·卢克梅克(Kees rookmaker)表示,没有语言学上的证据支持这一说法。白犀牛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仍然是个谜。
据了解,印度犀牛至少能发出10种不同的声音,包括“喇叭声”(在头对打时使用)、“咩咩声”(表示服从)和(母犀牛和幼崽之间使用)。黑犀牛会发出呼噜声来表示问候,当它们感到满足时也会发出声音。
犀牛经常被牛椋鸟骑在背上,但这些鸟的好处目前还存在争议。传统观点认为,它们以在犀牛皮肤上爬行的虫子和蜱虫为食,但在2000年,对牛的研究未能发现养牛椋鸟的一贯好处,而2004年一项对圈养(没有蜱虫的)犀牛的研究发现,养牛椋鸟非但没有帮助,牛椋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挖犀牛的伤口,享用犀牛的血。与此同时,其他研究人员认为,鸟类实际上吃扁虱之类的东西。不过,这些鸟类可能会给犀牛一个额外的好处:2010年的一项实验发现,如果没有牛椋鸟,黑犀牛在23%的时间里能够察觉到一个人走向犀牛。随着牛椋鸟的出现,这一数字上升到97%,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斯瓦希里语中,牛椋鸟被称为“犀牛的卫士”。
为了显示自己的统治地位,雄性印度犀牛可以将尿液喷到16英尺远的地方。这通常是在有其他雄性或育龄雌性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。其他雄性犀牛也喷尿:这通常是标记的领土,而女性苏门答腊犀牛[PDF]观察喷雾小便69次分娩前12小时内,并继续这种行为即使在小腿就断,可能掩盖气味的小腿。
根据一项研究,白犀牛的粪便是唯一的标识符,这意味着犀牛只要闻一下粪便堆,就能立即知道自己的年龄、性别和繁殖状况。所有在特定区域的白犀牛都会去同一个地方排便,这个地方被称为“公共垃圾场”。
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考特尼·马尼内克说:“我们认为粪便只是一种废物,但它确实是动物交流的一种好方式。”“有很多信息我们没有利用。”
根据这本书,犀牛因释放特别有害的气体而臭名昭著:
“犀牛的屁闻起来也很难闻,甚至有一个关于啤酒酿造的术语;当用来发酵酒精的酵母产生硫化氢时,它会散发出一种可怕的硫磺气味,被称为犀牛屁。”
当涉及到感情问题时,犀牛并不害怕用它们的角。雄性黑犀牛在追求配偶时特别有攻击性,这些长角的“恋人”之间“殊死搏斗”的几率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哺乳动物都要高。大约一半的男性和30%的女性死于战斗中受伤。
目前与犀牛最接近的亲戚不是大象或河马,而是马、貘和斑马,这些动物都被归为奇蹄类动物。犀牛和貘用三个脚趾走路,而马用一个脚趾走路(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蹄子)。
说到脚趾,犀牛确实有一个弱点。犀牛走路时通常会把大部分体重放在脚趾甲上,以避免它们敏感的脚磨损。在野外,这很容易做到,因为那里有大量的沼泽和软泥湿地,但当它们被带到动物园时,它们的脚趾甲往往会在混凝土和沥青等坚硬的表面磨损。这会导致脚肿胀、酸痛和龟裂,使他们更容易感染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一家动物园把改良过的马蹄铁粘在犀牛的脚趾上,你可以在书中读到这一点。
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抑郁。对犀牛来说,一次美妙的泥浴就像在水疗中心度过一天。它不仅能帮助动物在炎热的天气里降温,而且对它们的皮肤也很好,有助于避开讨厌的昆虫。尽管这种动物有相当厚的真皮,但它们在被虫子咬和晒伤时非常脆弱。
犀牛角由角蛋白组成,但这并不能阻止偷猎者每年杀害数千头犀牛,并将犀牛角在黑市上出售。犀牛角被制成珠宝和小雕像,在亚洲的一些地区,人们认为犀牛角具有治疗作用(其实并没有)。
就在一个世纪前,世界上还有50多万头犀牛。现在,大约有3万只野生动物幸存下来,主要是由于偷猎。所有五种犀牛都处于危险之中,但有三种被认为是极度濒危的:苏门答腊、爪哇和黑犀牛。如今,现存爪哇犀牛约60头,苏门答腊犀牛不到100头,黑犀牛约5500头。
不过,也有一些好消息。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(World Wildlife Fund)表示,由于保护工作的努力,近年来黑犀牛和白犀牛的数量有所增加,白犀牛已经“从灭绝的边缘恢复过来”。拯救犀牛组织(Save The Rhinos)正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,努力部署更多的野外护林员来保护犀牛,减少亚洲的需求,并饲养目前被圈养的犀牛。